央广网宣城11月13日消息(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宣萱)近年来,宣城市宣州区不断做优创新生态、做强创新引擎,集聚创新资源,力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,为宣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科技贡献。今年以来,全区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8家,分别是去年的1.8倍、1.3倍;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6.3%;全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2.2亿元,总量位居全市第一。
坚持创新引领,高规格统筹创新资源。围绕构建“大科技”工作格局,持续深化由区委书记、区长任“双组长”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航作用,统筹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。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会商创新要素保障事项。将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纳入乡镇街道园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,层层压实创新驱动发展责任。围绕集中精力办大事,修订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,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力度。实行顶格服务科技企业机制,会同区委组织部开展“才汇宣州·高校行”产学研对接活动,为企业与高校牵线搭桥。发挥企业“科技副总”助企作用,指导立讯精密、华文塑胶、申兰华分别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签订合作协议,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。
坚持企业主体,高质量推进高企培育。围绕科技企业“双倍增”行动,加强科技与经信、财政、市场监管、税务、招商等多部门协同配合,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指导企业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,充实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,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。扎实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。今年以来,全区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8家,均位居全市第二。全力推进“三个清零”,组建工作专班,按照“统一组织、部门协同、园区为主、分类帮扶”原则,做到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一一对应、全部覆盖,指导账表“应建尽建”、费用“应报尽报”、数据“应统尽统”。目前,“三清零”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,清零比例100%。
坚持聚焦产业,高标准布局创新平台。积极参与全省创新平台体系建设,布局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,推动产业集聚发展。推进宣城高新区与合工大智能研究院、立讯精密共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,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推动宣州科创中心、慧科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提档升级,宣州经开区与安徽科硕科创服务集团签订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协议。今年以来,7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,5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,组织2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。引导华栋山中鲜入驻宣城(上海)科创中心,组织立讯精密、宏润新能源2家企业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科创中心揭牌暨创新要素对接会,宏润新能源与宣城科技工作站(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共建)就产学研合作签约,加速对接科创资源,构建“研发在外、转化在宣”发展模式。
坚持成果转化,高水平推动产学研合作。坚持以需求为牵引、产业化为目的、企业为主体,全面实施创新领域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,发挥创新券、“科技贷”撬动作用,引导企业加强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。聚焦“2+3+2”园区平台建设,集聚创新人才,打造创新平台,开展联合攻关,提升园区平台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。组织4家企业联合高校申报2023年度省重点研发项目,2家企业申报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,其中,博瑞特“超低氨燃烧及超高效传热技术及产业化”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公示立项,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。三九茶机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项目“大型连续绿茶精制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”荣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宣城市宣州区不断做优创新生态、做强创新引擎,集聚创新资源,力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,为宣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科技贡献。
Copyright © 2012-2018 博鱼·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粤ICP备11081580号-15